护腕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护腕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被朱元璋呼为先生的刘基-【xinwen】

发布时间:2021-10-11 10:54:29 阅读: 来源:护腕厂家

出生于书香地主家庭,自幼敏而好学,才智出众。元统元年(1333年)23岁的刘基赴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当时纲纪废弛,官 场腐败,贪赃枉法者比比皆是。刘基性格耿直,看不惯官场风气,常常不顾情面,直言谏事,因而遭到上司和其他幕官的忌恨和排斥,被罢官回乡。回到家乡后,他 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兵书战策,易经八卦,无不精研细读,这使他具备了优秀谋臣的素质和胆识。

刘基

正当刘基感到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时, 广求各地有识之士的,听说了刘基的才智,便请他出山建功立业。刘基不甘寂寞,且能掐会算,在他看来新政权必替代旧政权,所以他同意出山,遂成为朱元 璋的心腹谋士。朱元璋称刘基为先生,把他看成是汉朝的,时的。刘基则感到自己遇到了明主,竭尽忠心施展自己的谋略才华。

听说刘基应招而来,朱元璋高兴不已,亲自接见,并向他讨教灭元兴邦、统一宇内的大计。刘基对此早已深思熟虑,当即提出了治国十八策。朱元璋听后大喜,遂命有司建造礼贤馆,以上宾之礼对待刘基,并将他安排在身边,参与机密要事的谋划。

当时,和朱元璋相抗衡的有两股势力,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他们图谋联合夹击朱元璋,这对朱元璋是个很大的威胁。刘基到应天(南京)仅一个月,就遇上 陈友谅挥师东下,准备联合张士诚,合击朱元璋,应天城内一片紧张。朱元璋部将有的主降,有的主逃,有的主张倾城而出决一死战。朱元璋一时拿不定主意,便问 站在一旁不吭声的刘基。

刘基严肃地说:“主降言逃者,当斩。不战而降,不击而溃,是何道理?只有坚决抵抗,才能破敌获胜。”朱元璋急 忙说:“话虽如此,但到底怎样应敌,还请先生明示。”接着,刘基胸有成竹地谈了自己的退敌之计。他说:“陈友谅骄横自恃,欺我势单力薄,妄图夺我应天。今 日气势汹汹,挥师东下,向我示威,意在逼我退让。兵书上有言,骄兵必败,后举者胜。陈友谅虽兵多势重,但其千里行军,长途犯我,既是疲军,又属不义;而我 们是后发制人,可以逸待劳,诱敌深入,再以伏兵击之,一举打乱敌人的部署,必能取得胜利。”

朱元璋兴奋地叫道:“正合我意!”于是采纳了刘基的计策,打退了陈友谅的进攻,巩固了应天这块根据地。

陈友谅吃了败仗之后,退守江西、湖北一带,但他和张士诚仍然是朱元璋的主要劲敌。朱元璋决心消灭这两支力量,以图大业。一日,他召集左右僚属商讨军机大 事,研究用兵之策。会议上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些人主张先灭张士诚,认为他离得较近,不需劳师远征;并且张士诚力量较弱,容易取胜;另外苏湖地区乃 鱼米之乡,比较富庶,攻占后有利于军需给养的补给。

刘基持反对意见,他主张先除掉陈友谅。他说:“张士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力量不 足,只求自保,不足为虑;陈友谅野心勃勃,实力较强,亡我之心不死,对我威胁最大,若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定会来乘虚攻我,而先打陈友谅,张士诚则不敢轻举 妄动。陈氏一灭,剩下孤立无援的张氏,就更好收拾了。陈张既平,就可挥师北伐,席卷中原,大业便可告成了。”朱元璋权衡后,采纳了刘基的意见,果然获得了 成功。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拜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基辅佐朱元璋,在开国建制、治理天下方面,提出了不少高明的治国方略。

刘基说:“生民之道,在于宽仁。”朱元璋虽然平民出身,但虚心向学,接受以传统的思想作为治世的理论基础。刘基继而提出“德刑并用,以德为本,以刑 辅之”的治世主张,反对暴虐统治和残酷榨取,懂得关心和爱护百姓,以仁慈感天下;同时要有严明的法纪,使人们有所畏惧。他还提出,德治的关键在于吏治,即 在选用人才方面要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量才录用,任命那些秉公执法、德才兼备的人来担任各级官吏。只有这样,才能把德刑并用而以德治为主的治世原则贯彻下 去。朱元璋都采纳了。

刘基还针对宋元以来,特别是元朝末年,纲纪败乱,上贪下暴,百姓涂炭,群雄四起的社会弊端,提出了“当使纲纪振 肃,而后惠政可施”的谋断。并奏请朱元璋立法定制,与李善长等纂成《大明律》,这对振肃纲纪、建立法令制度,维护封建秩序,巩固明王朝的统治,起到了重大 作用。

找工作

找工作

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