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腕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护腕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中欧鞋战反倾销阴云密布-【资讯】

发布时间:2021-07-15 22:03:59 阅读: 来源:护腕厂家

10月21日讯,备受关注的欧盟对中国鞋类征收反倾销税复审最终结果将于近日公布。欧盟委员会提议继续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引发人们对欧中之间是否会爆发贸易战的关注。不少分析人士担心,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将极大地阻碍中欧间正常贸易的开展,如果诸如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商等贸易保护主义势态延续,一场全球性的贸易大战很可能会爆发。

根据路透社10月7日报道,欧盟对中国鞋类征收反倾销税提出的建议是延长当前16.5%的反倾销税最少15个月,此次越南鞋将不列在征收惩罚性关税行列。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有关负责人接受笔者采访时也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

欧盟对中国皮鞋发起的反倾销案历时4年都未完结,2005年7月,欧盟决定对华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这一税率导致中国鞋类对欧出口急剧下降,使得不少中国鞋企不得不放弃欧盟的皮鞋市场。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1~7月,广东鞋出口均价为2.9美元/双,同比下跌6.4%;总出口额下滑5.7%,为57.4亿美元。

事实上,欧盟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行为一直以来从未停息过,从鞋类、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光伏、节能灯等拥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都是欧盟对华进行反倾销的对象。除了欧盟针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外,欧盟重要成员国——德国对中国光伏行业的反倾销调查更值得我们警惕。

中国光伏行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迅猛成长后,发展脚步逐渐放缓。正如地球图片里中国所处的位置,刚好在背阳面。我们刚从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中走出,有遭遇了另一片乌云。经过这个黑夜,也许我们的光伏产业离下一个黎明已经不远了。

德国反倾销的传统

2000年,中国的节能灯被欧盟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并被刻以高额反倾销税,一年后,德国节能灯制造商欧司朗公司向欧盟提出复审要求,加大对中国节能灯的处罚力度;2002年,欧盟针对原产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电视机采取了反倾销措施;2006年4月,欧盟针对中国的皮鞋征收4.85的反倾销关税;5月,德国和意大利又敦促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家具反倾销立案;7月,德国德固萨公司向欧盟委员会提出诉讼,认为原产中国的双氰胺产品在欧洲市场存在倾销行为,要求立案调查,涉案金额高达715万美元;2007年8月,德国政府支持欧盟对中国输欧钢钢铁制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认为中国对其钢铁产品进行国家补贴以对抗德国本土的钢铁产品;2008年欧盟对产自中国的钢铁紧固件产品征收63%到87%不等的反倾销关税。

2009年8月底,德国惯用的反倾销打击手段则指向了中国制造业的新兴领域--光伏行业。德国光伏产业联盟正在游说欧盟对来自我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就在笔者得知这一消息时,也听说了另一个消息,某龙头企业在德国压了几个货柜的光伏组件,而该公司目前正全天不停的开工以满足订单需求。种种消息表明,曾经给中国大多数光伏巨头带来福音的德国市场如今已经飘起了一股无形的硝烟。

针锋相对

德国第三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Solar World已经联手另一行业巨头Conergy向德国政府及欧盟上书,“鉴于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片生产企业获得了政府的不当补贴,有必要阻止地域范围内的发电投资商购买相关产品。”他们所指的“政府不正当补贴”,实际映射的是我国政府近期出台的“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工程”。现在我们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这两个政策。这两个计划更准确的名称是《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金太阳工程”),其旨在推动光伏技术的发展、市场的开拓,“金太阳工程”更是明确提出,计划在未来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并且更关键的是,国家将为项目提供50%或70%的财政补助。而正是最后这一点,被德国光伏企业借用为对抗中国光伏产品在德国市场占有率的对策。

Solar World首席执行官Frank Asbeck认为:“中国财政部‘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的条文,与德国补贴方式形成鲜明反差。”他还补充到,“我的中国竞争对手们很快就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入欧洲市场,再加上政府和国有银行正在给他们提供大额的无息贷款,倾销完全可能持续2-3年时间。”其实,Asbeck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德国本土的市场中我国产品占据了不小的份额,并且在过去的几年里成就了无锡尚德、英利等一批国内光伏巨头。再看看德国的本土企业,目前位居世界产能第一的德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Q-Cells上半年亏损7亿欧元,公司计划裁员500人,还有2100名员工转为兼职,处于半失业状态。

另一太阳能企业Sunshine就没那么好运了,他们于6月份宣布破产。就这一现象,德国光伏杂志Photon的主编安妮·克劳斯曼在面对德国金融时报时说出了这样的话:“亚洲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准备把德国人挤出市场。”她的这句话显然是指向中国企业。

其实,欧洲一些项目准备在入冬前把项目做成,使得德国很多企业第三季度的销售量有所回升,这个时候他们提出反倾销的申诉并不适宜。

积怨已久

据之前的统计数字给出,2007年以前,德国是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2008年,德国安装总量为1500MW,名列全球第二。相对于装机总量的增长速度,德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增幅却缓慢很多。2007年,德国本土生产的光伏组件为875兆瓦,仅能满足德国安装需求的67.3%,其余大量的组件需要从国外进口,而我国的很多企业抓住了这样的机遇,在德国市场积累了一定的口碑和份额。2007年开始,全球的光伏企业都开始了大规模扩张,中国的资本更是挤破头的进入光伏行业。2008年硅料的疯涨以及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导致市场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一场风暴,如今风暴过后,光伏组件的产能就像雨后竹笋一样在各地开花。2007年,德国光伏组件产量为875兆瓦左右(全球市场份额为20.5%),而中国的产量则高达1200兆瓦(全球市场份额为28.1%);2008年,这几个数字分别为1460.6兆瓦(18.5%)和2589兆瓦(32.7%)。不难看出,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中、德两国的市场份额差由7.6%上涨到14.2%。而进入2009年,在中国光伏行业经常出现这样的新闻:比亚迪计划募集武汉光谷产业园500MW太阳能项目动工兴建、巨力新能源一期投资10亿元的100兆瓦晶体硅组件项目竣工等;而德国的光伏行业里则经常听到这样的消息:德国最大的光伏巨头Q-Cells今年一季度销售额下降17%,二季度更是税前亏损6200万欧元,并计划关闭数条生产线;以及前面提到Sunshine倒闭等。面对着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近五年“市场压迫”,Q-CellsSE的总裁指责中国产品的价格处于“倾销的边缘”。更另德国同行们恐惧的是,已经有十几家企业因为市场受到挤压而倒闭;另外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则委曲来到中国采购电池片进行贴牌销售。德国企业与中国同行们早就在明争暗斗了。

反倾销手段透析

如果要对某种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需要确认三点内容:首先是否以倾销价格出售,即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在境外销售;德国相关产业是否受到损害;倾销行为和产业的受损是否有因果联系(具体内容参见附录:德国反倾销关税的新规定)。如果这三个要素都属实,则可以认定该产品的销售有倾销行为并加收惩罚性关税。

欧盟现在有27个成员国,在对倾销诉讼进行审议时,每个国家都有一票的表决权,有“同意”、“不同意”、“弃权”三种选择,而弃权票则被视为同意倾销。

目前来看,与中国光伏产业有密切联系的并不太多,在欧洲,只有德国才是中国商家的最大竞争对手。据业内人员分析,可能会有一些小国既担心得罪中国,也害怕得罪欧盟强国,而选择“弃权”。如果一旦进入审议表决程序,通过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因此中国有必要把诉讼扼杀在萌芽阶段。

欧盟的惩罚性关税一般在60%,一旦征收,将是对中国光伏行业的致命打击,并且其他国家也有可能效仿。

德国对光伏企业补贴的政策并不是直接针对光伏组件,而是通过《再生能源法》(《EEG》)对上网电价进行补贴,其核心为“费用返回”,电力公司被强制以一定的价格购买太阳能光伏设备所产生的电力。而中国的“金太阳工程”将会对电站投资进行一定的补贴,该政策将更大得促进国内市场的开放。因此,德国方面显然是误读了中国的政策。

如果说严谨的德国人居然误读了我国的“金太阳工程”,简直有些不可思议。“SolarWorld很大一部分产品是由一家中国商家提供,他们应该清楚不存在‘倾销’。”天合光能首席运营官邹西原对媒体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德国企业很明白,他们无法在价格上无法与中国产品竞争,并且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被来自中国的商家所蚕食。今年,Q-Cells计划关闭四条生产线,他们在美国的同行SunPower也在丧失市场,而中国的竞争对手无锡尚德则获得了两倍以上的订单。一些欧美企业为了化解危机,纷纷把矛盾的矛头指向中国企业。

但是他们应该也注意到了,中国企业在经济危机中也蒙受了损失。尚德08年第四季度净亏损6590万美元;晶澳太阳能今年第二季度亏损2850万美元,营业额下降51%。就在中国企业刚刚走出亏损的阴霾时,便受到德国同行的挤压。

中国企业在技术上并没有很大的优势,其实我们国家的产品与德国产品最重要的竞争手段就是价格。但是中国的低价竞争并不是依赖政府政策。首先,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和政府、银行对产业的软、硬件及资本支持为国内的光伏企业节省了不少资金,另外,国内光伏组件生产商往往现货采购硅片,这不同于德国企业所采用的长期合同战略,这一年以来的硅料大跌将影响德国组件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成本。

我们可以再从人力成本等其他环节窥探我国产品的低价优势。德国从2009年起在全德大多数行业内实行最低小时工资保障制度,笔者调查到,根据行业特性,大约为7.0-8.5欧元一小时,同时根据工作时间段的不同,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加班费,早上6点到20点,加班费为10%,20点到凌晨12点,加班费为15%,凌晨12点到早上6点加班费为25%,周六日及节假日为50%。

而中国工人的工资大概为1500-2000人民币,约合150-200欧元,按照每名工人每月150小时算,每人每小时工资仅为1欧元,即使算上加班费,也不及德国同行的七分支一。为了节省成本,大多数企业在充足的订单支持下,必定会24小时连轴开工,这无疑会更加降低产品的成本。加上各地政府对企业土地、税收等支持,无疑会拥有绝对的价格优势。

德国调查公司PhotonConsulting的数据表明,生产同样一块太阳能电池,Q-Cells、Ersol等德国公司的成本大约1.01美元/瓦,而以无锡尚德为龙头的国内光伏企业成本最低只要0.35美元左右。这样的价格差,即使加上运费,中国厂家成本也要比德国同行低20%-30%。面对这样的情形,Q-Cells把压力抛向了政府:“政客们应该扪心自问,要德国纳税人为亚洲产品买单,这样做对么?”

根据欧盟反倾销条例,只有出口到欧盟的商品卖价低于标准价值的情况才被视为倾销。

这个标准价值可以是该商品在生产国的市场价,也可以是所谓的测算标准价(对非市场经济国家)。

硅料采购模式、人力成本、政府的支持等,使得中国产品在控制成本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即使技术,虽然整体有一定差距,但是几家领头企业的产品技术和质量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德国同行们一直在寻找机会翻身,于是他们集体认定了这个并非上策的方案。

中国vs世界?

其实并非只有德国的企业揪着“反倾销”这个小辫子,美国等其他国家的企业也参与到这场论战中。美国的一家企业抱怨说,廉价的中国制造不仅使他们蒙受经济损失、减产甚至裁员,还有可能威胁到奥巴马政府扶持可再生能源的计划。他们的媒体也故意挑起大众矛盾:“中国正在太阳能电池板市场上享用我们的午餐。”。2008年,美国太阳能装机总量为877.5兆瓦,而奥巴马政府对新能源的扶持将进一步推动其装机总量,预计2010年美国市场可以达到1.5兆瓦。此时,美国同行们已经预感到了来自中国的压力。

澳大利亚同行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他们还认为中国低价的产品会因为质量问题扰乱当地市场。除了这些发达国家,我们的近邻印度也开始大举进军光伏市场,除了工业巨头塔塔集团,很多资本都开始涌入。日本更是把一些生产基地建在中国。

纵观中国目前红红火火的生产热潮,2008年中国总产能达2589兆瓦,而当年全球装机总量也不过5950兆瓦。预计2009年全球装机总量为5000到6000兆瓦,而中国制造的光伏组件能超过3000兆瓦,加上正在消化的库存,估计可以占到全球市场需求的60%。组件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当下热得烫手的多晶硅,如果各商家宣布的多晶硅项目产能全部实现,基本上可以完全满足全世界对多晶硅的需求。因此,对于全世界光伏行业,中国必将是一个棘手的竞争对手。

另一种声音

在西方国家,还有一种不同的声音:“中国人其实是在帮助世界,好让未来的光伏设备越来越便宜,从而电价也能越来越便宜。”这是欧洲SES市场调查研究员布洛门塔的观点。2008年,在多晶硅降价的推动下,中国的光伏企业成功得将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降低了一半。在今年初,十多家业内领头企业在洛阳发布了《洛阳宣言》,该宣言计划在2012年实现光伏发电1块钱一度电的上网电价目标。

事实上,中国光伏企业自身的危机感使其一直寻求各种方法降低成本。就在天合光能500兆瓦产业垂直一体化扩能项目的银团贷款仪式上,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高纪凡一直在强调在未来的竞争中,产业一体化模式的优势。目前,大陆一体化厂商有尚德、英利、天合光能、晶澳、阿特斯等,并且据业内人士透露,西安黄河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也在筹划进军光伏市场。产业垂直一体化模式必然会给出缩减成本以及盈利的新模式。目前,已有三家产业垂直一体化的中国企业告知客户2010年组件的售价可能会下调10%。

面对中国相对廉价的产品,国际风险资本基金公司新能源财经的太阳能分析师纳撒尼尔·布拉德认为,尽管有一些太阳能用户认为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有一定缺点,但是那些大型公司的产品与其国外竞争者在质量上没有差别,并且中国太阳能板的低成本更推动了美国人购买。

中国企业接招

2009年9月10日下午,多家中国光伏企业的高层齐聚北京,共同商讨如何接招国外呼声渐高的“反倾销”指控。

就在几天前,天合光能董事长兼总裁高纪凡就这一问题告诉笔者,“反倾销的提出点是不成立的,得到欧盟批准的可能性很小。金太阳政策中50%的补贴是给电站的,日本和德国在过去也都是得到政府补贴。最重要的一点,德国企业没有竞争核心。”高纪凡认为,在他多次去欧洲考察后,发现很多德国企业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上都不具有竞争力,因此对于同样质量的产品,欧洲各国政府当然还是希望选用低价产品,因此欧盟也不会批准这样一个不正当申请。

英利、阿特斯、尚德、林洋等国内龙头企业都纷纷拿出数据表示,中国产品在欧洲的售价非常合理,仅比当地市场价格低20~30欧分。但是他们也共同表现出对事态进展的担心,因为欧洲目前是国内企业最大的市场之一,而当前各家企业的资金链都比较紧张。

根据欧盟反倾销程序,欧盟委员会首先要审查提案所提供的证据是否充足,以便确定是否正式调查,然后在45天内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如果确定立案,委员会要在9个月内根据调查结果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原则上调查应在正式立案1年以内完成,最长不超过15个月。

这样看来,我国企业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来等待欧盟的进一步决定。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在这段时间内都要谨慎一些。

首先,要控制好出口产品的质量。当前已经有很多国外客户对中国制造产生了怀疑,所以我们更要避免因为质量问题遭到欧美商家以及媒体的攻击;

其次,在海外的中国军团要保持团结,不要互相竞价。特别是一些中小厂家,也许为了尽快回笼资金会不惜一切取得订单,但是这只能带来恶性循环,造成真正的倾销。

国家也应该参与到对欧盟的公关中来,不少企业希望商务部、相关协会牵头,中国主要光伏企业参与组团,赴欧洲对相关部门进行深入交流,把反倾销调查扼杀在萌芽阶段。就在截稿时笔者得知,我国已经成立了相关工作小组,由无锡尚德董事会主席施正荣率领相关企业负责人前赴欧洲与欧盟及相关企业进行沟通。

还有要注意的是,我们要防止日本产品趁虚而入。当部分欧美市场对中国制造带有一定情绪的时候,也许就给了日本商家偷袭的机会。据笔者调查,日本产品的价格也同样低于欧美市场的本土产品价格。七、八十年代的汽车和电子产品成就了日本的一轮迅猛发展,在面对经济滞缓的现状,他们也在寻求新的机会。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并摆脱倾销的嫌疑,海外设厂也是一种选择。天合光能目前正在寻求与美国的项目开发商建立伙伴关系,以在北美不断增长的市场中占得先机。同时,天合光合还在考虑在北美开设更多的办事处及生产基地。当年日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成就了一批汽车巨头。

其实外国政府之所以要保护当地企业、产业,重要的一点,可以增加就业率。目前,德国有1.5万家太阳能企业,雇员仅七万人,并且预计2020年可以达到20万人。因此为了融入当地社会,中国大型企业在当地可以尽量多纳入当地雇员,消除他们的敌对情绪。

浙江光伏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已经组团前往欧洲进行沟通,这些浙江籍企业很明白,90%-95%的产品出口,如果反倾销成立,这将是致命的打击。他们的应对方式是提高价格来避免高额税收,这种博弈对抗该如何操作,将有待于欧盟相关部门的调查。

损人不利己的反倾销

当年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也曾抗议美国商务部对其不锈钢棒材征收反倾销税。其实,倾销和反倾销是一把双刃剑,只要是出剑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一旦自身利益收到损害,必将用这把剑指向对方。而这把双刃剑不仅能损害对方,也会伤到自己。

06年中国皮鞋遭到反倾销制裁,导致制鞋业的内部分裂。瑞典和丹麦就对制裁提出了反对。丹麦经济学家塞尔对欧盟的制裁表示了强烈抗议,他认为目前还没有人计算过制裁对整个欧盟的经济影响,制裁会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塞尔举例说,2002年欧盟针对原产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几个国家的电视机反倾销给欧盟造成了1680万欧元的损失。纵观这些案例,消费者承受的损失超过了受保护企业获取的利益。而对于光伏反倾销,政府也将成为受害者。有些博弈并非是共赢的。

其实即使不选择中国产品,项目开发商也会选择比德国本土产品更便宜的日本制造、印度制造等。一旦德国本土企业的市场继续受到蚕食,到时他们又会把反倾销的剑头指向谁呢?

在文章即将结束时,奥巴马宣布对中国的轮胎加收高额的惩罚性限制关税,而中国政府也在商讨报复性的方案。也许,那些德国同行及欧盟也在观望最后的结果。在“made in china”越来越多得出现在世界各地时,这只是中国商品的征途中必须面对的困难之一。

最后,笔者认为,欧盟批准反倾销诉讼的可能性并不大。一方面欧盟静观这次G20峰会上中美间会谈的结果。美国对中国采取的轮胎特保措施引起了中国极其强烈的反对情绪,欧盟也怕得罪中国;另外欧盟也希望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能主动限制自己的碳排放峰值。欺软怕硬,是一个普遍的道理。

芪苈强心胶囊可治什么病

发烧全身烫怎么办

小儿厌食该怎么办

如何补肾最有效又快

心悸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改善

奥美拉唑肠溶片配合啥用